![]() |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tianjiyu
出生日期:1991-05-20
电子邮箱:
所在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学历:研究生(博士)毕业
性别:男
学位: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毕业院校:吉林大学
其他联系方式Other Contact Information
邮箱 :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个人简介
吉林大学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后,长春工业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先进机器人弧焊工艺、材料服役性能测试等方面的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EI检索论文20余篇,担任Mat Sci Eng A等期刊的通讯审稿专家,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以负责人身份获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中国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大赛优胜奖、省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各类奖励6项,获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博士后称号,在国内/国际主流学术会议做邀请/口头报告8次,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镍基合金快频脉冲TIG焊接熔池凝固成形过程的原位中子研究,2024.1-2026.12)、省自然科学基金、国重开放课题、GF重点实验室基金等纵向基金项目7项。
研究方向
1.航发叶片材料超高频焊接工艺
针对航发叶片高效、高质量焊接制造的重大需求,且国内高性能焊接技术严重依赖进口,存在典型的“核心技术空心化”现象,掣肘我国制造安全,是科技日报重点报道的35项“卡脖子”技术之一。基于自主研发的热力特性精密柔性可控绿色电弧热源及其焊接电源新技术,提出弧-丝-电流协同的绿色波控焊接新工艺,系统建立了焊接工艺-微观组织-服役性能研究体系。
2.焊缝近服役工况性能测试
联合吉林大学材料服役性能测试技术与智能装备团队,对典型航发叶片材料及焊缝开展了大量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揭示了预拉伸载荷对不同微观组织钛合金最大弯曲载荷、有效弯曲模量和能量耗散能力的影响规律,阐明了高温和预拉伸载荷对钛合金弯曲性能和断裂机制的耦合作用,掌握了通过优化焊接工艺提高焊缝服役性能和使役寿命的方法。
3.焊接过程智能控制(后续研究方向)
2025年招收机械工程、智能制造专业的学硕/专硕,欢迎机械、材料、计算机等相关学科专业的同学报考。